随着国家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近几年吊装行业也迅猛发展,特别是风力发电的兴起,吊装队伍迅速壮大,大型吊车经营企业也飞速增加。有些今天还是建筑的工人,明天变成起重工人了;不少昨天还是拖拉机司机,今天变成吊车司机了;只要你有一定的资金,不管你以前是什么老板,只要你敢干,马上就可以变成吊车老板。相比之下,真正懂吊车管理、懂吊装管理、懂吊装技术的专业人员比例不增反降。这给本来就不被重视的吊装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宏观上的管理难度和微观上的细化管理深度。我在不停的问:为什么非得出了重大事故才会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呢?为什么有些好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验不能借鉴哪?为什么吊车或吊装企业不能自觉学习以加强管理哪?下面,沈阳吊车出租【18240169885】从几个层面阐述一下吊装行业当前状况以及自己关于吊装安全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1、国家(**)层面
国家应该尽快出台(至少修改完善)一套关于起重机和大型吊装方面的具体可行管理办法,形成统一的法规性的文件。加强对吊车检验取证的管理,尽量做到专业,即内行人管内行事。吊车定期检验换证的目的不是报废,不是为了走过场,不是为了推脱责任,而是为了真正的安全。我猜现在有许多检验吊车的人员其实不是太专业,关键还是**没有重视,和跟不上当前吊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国家可否委托或授权几家大型的吊车生产厂家对其产品定期检查检验,并承担培训义务。或者成立专门的吊车检验部门(或单位),这些部门既能检验吊车,也会鉴别吊车,又可指导车主维护保养吊车。这才是真正保证安全的管理措施。现在的吊车检验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负责,该局既管电梯检验,也管吊车检验,还管“验猪”。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
组织专家论证,编制指导性的文件,理顺业主、施工单位、吊车出租单位之间的关系。就中国现状而言,施工企业的自有的大型吊车很难满足市场用量需要。用户租车用已是普遍现象。经营过程中因涉及安全的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事故,有些还真难分清责任。国家能否出台一项有关吊车租赁经营活动的安全职责规定,明确业主、用户及车主的责任,形成范本,让三方遵照执行。这个范本可作为用户与业主,车主与用户的合同附件。因为看了各种不同企业的合同版本界定的不同职责还真是头疼,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2.行业层面
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吊装特点,但是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利用各种起重机将重物垂直运输到某一**地点就位。同时,也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那就是吊装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中核、中石化、中石油及部分电力建设等行业,一方面他们编写了针对性的吊装规范;另一方面,他们在工程管理模式上加以改变。从以前的安装与吊装混合发包,改成吊装划块单独发包招标的形式,使吊装管理更专业化。如此管理,既有效地利用了吊车和其他装备资源,也大大降低了吊装风险。这种模式建议其他行业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学习和借鉴,也建议**支持和宣传推广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
吊装队伍专业。凡是有能力承包大型吊装的企业,都有一支专业队吊装队伍:包括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人员。他们甚至从工程前期设计开始便参与吊装有关工作,直至编制方案、处理地基、准备吊索具等按部就班地实施每一步计划。
吊装装备齐全。这些吊装专业公司经过多年以来的吊装积累,拥有比较齐全的吊装装备,如,各种规格的吊索、卸扣、平衡梁、路基板等,既能重复利用降低成本,又能保证按要求选用合适的吊索具,从而保证了安全。
吊装经验丰富。这些吊装公司的人员往往都是老中青三结合组成的,老职工的丰富经验会传递给新人;他们的业绩也非常突出,加上以前留下的方案、图片等资料可以参考,从而降低了犯错误的几率。
吊装管理规范。从一个方案的编制到实施,都要经过严密的管理程序。方案编成后先要内部讨论、修改、完善,再要报上级审核,然后集团公司组织全行业的专家论证。方案通过后,需要方案编制人向全体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形成交底记录,参加人需要签字。具体吊装准备阶段,班组每日有分工和交底,吊装前有各种检查表需要责任人逐条按照检查内容填写,责任人要检查结果上签字;同时,还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到现场进行吊装准备过程监控和**终全面检查,**由吊装总指挥签发起吊令后方可进行吊装。自始至终,所有参与吊装的人员均纳入他们的管理范围。
上述几点主要想说明的是吊装实施者**是从管理制度、到管理人员、到吊装技术、到吊装装备都要专业化。行业里成立机械化施工或者吊运施工公司是降低吊装事故的有效地管理手段。
3.建设单位(业主)层面
不是每一个行业或企业都像核工业、中石化、中石油、电力等行业那么规范和专业。目前还有很多的建设单位(业主)对吊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或者不知道。虽然国家早就有关于安全管理的规定:那就是谁建设谁管理谁负责。但是,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他们不舍得管、不会管。主要表现在:
降低成本,减少投入。安全管理是要花钱的,你的投入和回报肯定是成正比的,吊装安全管理更为突出。然而,有些业主为了省钱,将吊装工程合并到安装工程一并发包给低价中标者,中标单位有可能再分包给实力更弱的施工队,试想这样低廉的队伍又能有什么技术、经验、实力可谈?技术上,这些包工队,一专多能,一个技术员既管组装,又管焊接;既管工艺,又管吊装;甚至有些技术员连吊车性能表都看不太懂,怎么去编制吊装方案?经验上,参与吊装的人员说他们是乌合之众有点夸张,说他们是散兵游勇则不过分。要说经验还真有:那就是超载的经验、冒险的经验!
表现政绩,盲目添乱。有些业主,虽然不懂吊装,但非常懂得借吊装展示自己、炒作自己。他们往往不了解吊车市场的具体情况,往往以自己是业主自居,强行命令施工单位必须某月某日吊车到场,必须某月某日吊装结束,这样势必会造成准备工作仓促,施工人员劳累,精力分散,埋下隐患!更为可恨可怕的是,有些业主借吊装搞仪式,日子还要通过查黄历选择,届时,还请来这样那样的**嘉宾,请来这样那样的媒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扬。前期如果准备得不充分,那必须加班加点,甚至夜间施工,搞得人精疲力竭;吊装当日,搞得人精神紧张,精力分散,生怕搞出点纰漏,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越是这种情况,越容易掉链子:不是吊车出点小故障,就是吊了一半被吊物上掉下点东西,或者不知从哪里发出奇怪的响声,搞得人心惊肉跳。这种案例听到的、看到的太多太多。这说明他们真的不会管。在此,也恳请那些业主们,不要再搞吊装仪式!搞吊装不是结婚,选好日子必须举行。吊车不是大姑娘,没什么好看的!大部分吊车上面有句话:“吊臂下面严禁站人”。正规业主在吊装时都要设置警戒线,告诉你的就是:“吊装危险,闲人莫入”。
上述几点主要想说明的是:作为业主,不能只顾成本,不顾安全;不要借吊装搞仪式,风险太大搞个奠基仪式就可以了;**要有懂吊装的专业人员参与监理。